全站搜索
注册 登录 授权
地  址:
电  话:
邮  箱:
文章正文
段永平:巴菲特的一句话影响了我一生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5-05-07

  欧陆注册

段永平:巴菲特的一句话影响了我一生

  在中国创投圈,有这样一位大赢家,既是懂企业的投资家,也是懂投资的企业家。

  2001年,网易卷入官司,面临退市风险,股价从15美元暴跌至1美元,投资者避之唯恐不及,而他却全仓买入,一年多获利一百多倍,一战封神;

  2006年,他以62.01万美元的天价拍下“巴菲特午餐”,成为第一位拍下“巴菲特午餐”的华人;

  30年来,他一手打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小霸王、步步高、小天才、OPPO、vivo、一加、realme、极兔速递......对苹果、茅台的精准布局和价值投资的理念被无数人推崇。

  他就是段永平,这样一个堪称“传奇”的企业家,却以每天四五次的发帖频率在雪球上活跃着,被网友们亲切称呼为“大道”。

  饭后,巴菲特把“钱包”传给了段永平曾经有雪球网友提问,“大道,是否有投资大师的一句话改变了你的一生?”

  段永平回答,“如果有这么一句话,那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是我从巴菲特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也正是他从格雷厄姆那学到的最重要的一句话。”

  道需悟,术可学。“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简单的八个字背后,是三代投资大师的价值共识,几乎藏着所有的投资“大道”。见过大道,才能不走弯路,希望段永平的投资心得对你有所助益。

  投资的信仰并不是形而上的东西。我理解的投资归纳起来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句号!

  这就是我说的所谓信仰的意思,我是从骨子里相信,不会因为任何影响而动摇。很多人一讲到投资就会马上冒出很多大家都似懂非懂的术语,大概就是因为没有这个信仰。

  其实投资就是价值投资的意思,不然投资投的是啥?公司价值是什么?就是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未来是多久?就是直到永远的意思。永远是多久?就是到公司结束为止。公司结束是什么意思?就是包括卖掉在内的所有可能。

  记得马克思说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买股票花的是价格,买的是价值。其实我对投资的理解就这些,其他都是这几句话衍生出来的。每个人都有一颗投机的心,所以才需要信仰。

  我对信仰的理解就是“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是“不对的事情”就别做了。人们热爱做“不对的事情”是因为这类事情往往有短期诱惑。要相信的是:做对的事情最后会有好结果,或者说做错的事情最后会有烦。至于把事情做对则是个过程,有时候快有时候慢,需要投资者耐心等待。

  巴菲特股东信里讲的东西无非就两个:一个是做对的事情,就是去找好公司,关注公司长远的未来;另一个是如何把事情做对,就是如何找到好公司,如何看到公司的未来。

  投资不存在什么捷径,不存在什么窍门。如果你想走轻松的路,我保证:它比艰难的路更长更痛。

  首先,“难”是相对于“容易”的。我觉得价值投资是最容易的投资办法,因为这是我会的唯一的投资办法。其实从亏钱的角度讲,价值投资确实有点难,别的亏钱的办法倒是容易得多。

  “难在被怀疑被耻笑时的坚持、自信”——价值投资投的是你自己懂的企业,如果你真懂的话,又怎么会不坚持呢?如果有不自信的感觉,那就说明你还不是价值投资者。

  “难在逆势而为的理性、清醒与忍耐”——“势”实际上就是别人现在怎么看的意思。当一个人在投资上还在想着是“逆势”还是“顺势”时,就没办法专注在自己的标的上。

  “难在自省与分清对错”——难道非价值投资做到这点更容易?价值投资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性,能够理性地看待面临的一切就更有机会分清对错。

  “难在目光长远而不急功近利”——其实我倒是觉得最危险的是口里喊着价值投资,但实际上却老是在东张西望的“投资人”。

  价值投资的基本功其实就是看懂企业,看懂生意,无他。其实区分是不是“价值投资”的最重要、也许是唯一的点,就是“投资者”是不是在买未来现金流折现。

  事实上我的确见到很多人买股票的理由很多时候都和未来现金流无关,但却和别的东西有关,比如市场怎么看,比如打新股一定赚钱,比如重组的概念......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折现(做对的事情)。

  这里现金流指的是净现金流,未来指的是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所有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等。在投资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吧——

  这也是我在巴菲特这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生意模式。以前虽然也知道生意模式重要,但往往是和其他很多重要的东西混在一起看的。在如何把事情做对上,也许有很多书可以看,但最重要的是能够看懂企业,看懂商业模式。

  我问过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诉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什么时候明白都不晚,不过真的明白恐怕都是在付出大代价之后。这些年,我在投资里亏掉的美金数以亿计,每一笔都是在违背巴菲特教导的情况下亏的,而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巴菲特之所以是巴菲特,最重要的就是他能坚持做正确的事,也就是原则性错误的事不做。比如,他认为自己不懂的事就坚决不做,我从巴菲特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这个。

  经营企业和投资一样,少犯错很重要。但所谓少犯错不是通过什么都不敢做实现的,那叫裹足不前。少犯错要通过坚持做对的事情来实现。而所谓坚持做对的事情是发现是错的事情就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价都会是最小的代价。不为清单也很重要。

  我投资中的不为清单(Stop Doing List)很简单,就是不懂不碰。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

  这两样东西中任意一样我不喜欢我就不会再继续看下去,所以没有懂不懂的问题,我不需要懂我没兴趣的公司。如果生意模式我喜欢,企业文化也很好,那就老老实实等好点的价钱。持有一个自己懂且喜欢的公司,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完全漠视市场的变化,就是可以拿着睡好觉。

  不懂不碰的就是好的投资者,哪怕一点都不碰也是。在我看来,买自己不懂的东西是为什么 85% 的人可以在牛市熊市都亏钱的原因。

  没有比因为股票涨了很多而买入更荒唐的理由了。任何“跟进”都是错的,因为你早晚会错。跟进的意思就是自己不明白瞎买的意思,所以早晚会跟错的。而且,跟进也很难赚钱,因为不是很明白,所以拿不住。如果你也明白就不一样了。

  作为刚出道的学生,如果你马上投入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要保守,别因为一个错误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这里唯一我可以保证的是,你肯定会犯错误的。把事情做对是要靠学习的,在实践中学习,在犯错误中学习。不做永远都不犯错,但永远学不会。

  巴菲特有句名言:“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

  当你迷惘的时候,试试往远处看?想公司,想生意,想 10 年 20 年后公司是什么。看 10 年往往比看 1 到 2 年要容易很多,看一两年会比看一两天容易很多。贵或者便宜都是从未来 10 年或更远的角度看的。

  比如,如果你觉得一家公司未来肯定会完蛋,那么现在什么价格都是贵的。尽量避开那些看起来10 年后日子会不好过的公司很重要,你会发现其实你的选择会特别少,但心里会踏实很多。

  你认为 10 年后还在的公司都有谁?定义是 10 年后营业额和利润都不低于今天的才可以认为还在。

  在我比较了解的公司里(年利润 10 亿美元以上的),我觉得未来10年总利润比过去10年总利润高的公司可能有苹果、茅台、腾讯、伯克希尔、微软、谷歌,拼多多应该也算一个。麦当劳、可口可乐这类公司打败通胀的概率应该很大,所以也应该算。我自己能看懂的公司其实非常少,看不懂当然只能放弃了。

  个人认为,看懂一家公司不会比读一个本科更容易。不过,花很多时间去看那些看不懂的公司是不合算的。在年利润 10 亿美元以上或年利润 50 亿人民币以上的公司里,有谁未来 10 年的总利润会比过去 10 年高?在这些企业中,有谁未来 10—20年的获利总和会比未来 10 年的总和高?这是我的思维方式,我大概就是这么看公司的。

  我也喜欢孙正义说过的一句话:“越是迷惘的时候,越是要往远处看。”归根到底,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无论你看懂的是长久还是变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时就是好机会。任何时候好公司都是值得买的。在大家有“危机”的时候,好公司往往能将“危机”简化为“机”的。专注在公司生意上,忽略短期的波动很重要。眼前这些事10年后都不是事。

  我发现价值投资对很多人来讲就像对面那座大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可能还很远。假装会游泳是很危险的,假装会投资也一样。不过很多人不理解假装会投资的危险到底在哪里,直到他们理解了危险。

  对于刚刚开始了解价值投资的人,再次推荐一下《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李录写的序也非常值得认真读几遍。

  希望不要觉得这本书贵,因为值。我是2010年5月去洛杉矶参加查理的股东大会时买的。110美元一本,买了两本(没有查理签名的是 60 美元一本),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一笔投资。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2新宝5注册